国网福建电力筑牢生态屏障,输送清洁能源进万家——
闽江之上嵌明珠
周倜然 林丽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闽江水力资源丰富,“闽江明珠”水口水电站扼守闽江干流中段,1993年8月8日,第一台机组发电。截至今年8月8日,30年累计发电量达1615亿千瓦时。
30年来,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发挥水口水电站发电、防洪防汛、保障航运、保护生态等综合功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源源不断为全省经济发展输送绿色清洁能源,点亮万家灯火,筑牢生态屏障,为美丽福建赋能,为美好生活充电。
发展清洁能源助力社会经济发展
闽江流域面积约占福建全省面积的一半,开发潜力大。20世纪70年代末,尽管福建小水电发展迅猛,闽江水能利用率却很低,没有大容量水电机组,福建电力工业长期处于“只见星星不见月亮”的尴尬状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国家提出开发“十大水电基地”,水口水电站项目列在“闽浙赣水电基地”之中。
1987年3月9日,水口水电站正式破土动工。1993年8月8日,一号机组投产,福建人民渴望在滔滔东流的闽江上建设大型水电站的梦想成为现实。1996年底,总进度比国家下达工期提前了18个月,水口水电站7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40万千瓦,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常规水电站,第二年发电量即超过当年福建全省社会总用电量的20%。
水口水电站的建成,一举改变了福建水电发展与沿海其他地区相比落后的面貌,为福建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30年来,福建水口发电集团有限公司精心做好水口水电站运行维护,充分挖掘电站发电潜力。据悉,至2024年该公司将完成全部7台机组的增容改造,总装机容量将从原来的140万千瓦增加到161万千瓦,电站水能利用提高率将由%提升至%,预计每年可增加发电量约亿千瓦时。
近年来,福建电力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服务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发展。今年1~6月,福建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发电量稳定“双过半”,清洁能源发电量达亿千瓦时,占比达%。
守护闽江安澜 “黄金航道”焕发新动能
福建防汛看闽江,闽江防汛看水口。
水口水电站建坝地闽清县过去洪涝灾害十分严重。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1985年的36年间,有记载的较大水灾就有23次。
水口水电站水库建成后,守牢了闽江防洪“大门”,成为福建防洪体系的重要支柱,在闽江上下游防汛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如今,围绕福建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福建电力持续以数字化赋能闽江水能利用。今年4月,在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该公司“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闽江水能综合利用”成果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展位亮相。
福建电力通过建设数字孪生平台,开展闽江水能调控业务全过程数字化映射、智能化模拟,利用水文自动测报站点和智能监测终端,可获取未来10天径流预测和48小时流量预报,洪峰提前9小时的预报精度提高至90%以上,实现防汛发电调度方案的仿真预演和智能推荐,进一步提升水能利用率,守护闽江安澜。
2021年10月28日,由福建电力和福建省投资集团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福建闽江水口水电站枢纽坝下水位治理与通航改善工程迎来了试通航。
水口坝下工程于2015年8月正式动工建设,是国家“十二五”内河高等级航道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国内首个特大型水电站坝下水位治理与通航改善工程。据介绍,水口坝下工程抬高了水口水电站下游水位约米,闽江南平至福州段通航船舶由500吨级跃升至1000吨级。水口坝下工程年设计通航能力1400万吨,每年可为闽江流域过往船只节约运输成本近14亿元。
守护一江碧水服务清新福建
闽江是福建的母亲河,保障着福建40%经济总量的用水需求和三分之一人口的饮水安全,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东南地区的重要水源涵养地。
近年来,受闽江流域河床逐年持续下切影响,涨潮时海水沿河道自河口向上游上溯,导致闽江水变咸,临近出海口的福州市部分自来水厂可取用合格淡水的时间变少了。
福建电力、福建水口发电集团有限公司主动扛起了“补淡压咸”社会责任,根据闽江潮汐规律科学调度,利用水口水电站水库积蓄的淡水冲走咸潮,压制咸潮上溯,保证自来水厂正常取水使用。2022年闽江Ⅰ~Ⅲ类水质比例达%,原水氯化物含量显著改善。
2022年12月13日,随着闽江水口坝区码头岸端充电设备顺利启动,闽江首艘电动货船——“武夷2号”开始充电。这代表着“电动闽江”首个应用示范场景正式投入使用。
这套充电设备是闽江流域首个“水陆一体”充电设施,采用高压变充一体大功率充电系统,可同时满足1艘电动船舶和2台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大幅降低内河船舶污染排放。
随着闽江航道的开通,“电动闽江”建设让内河航运更加环保。“电动闽江”通过建设电动船舶充电设施、构建闽江智慧通航平台、建立航运大数据中心、建设绿色泊区等举措,服务闽江沿岸绿色低碳发展。
责任编辑:吴苏灵
标签: